讲座回顾|高上凯:脑-机接口的原理、方法与应用

作者:admin时间:2017-05-24

讲座回顾|高上凯:脑-机接口的原理、方法与应用

2017-05-21 科协THU


        5月16日晚,三教3200教室内本科生、研究生、研究者们齐聚一堂,共同聆听高上凯教授带来的“脑-机接口的原理、方法与应用”讲座。本场讲座由校学生科协星火论坛部主办,主讲人高上凯老师是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主要研究领域是神经工程及医学超声工程,2007年当选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院士


高上凯教授介绍脑-机接口

        高教授作为脑-机接口(BCI)领域的前沿研究者,感叹这项技术早十几年在大众眼中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元素,而如今已经走向现实,并且将慢慢地步入生活。她将脑-机接口的实现划分为神经科学、工程科学、实际应用三个环节,将深入的理论知识和有趣的前沿应用娓娓道来。报告结束后,听众们迫不及待地举手向高教授提问,许多问题凝练深入,得到了高教授的赞许。


同学们专注地聆听讲座

        接下来,让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高教授的报告内容和同学的精彩提问。


Neuroscience

神经科学


       要让大脑能直接对外交流,首先需要采集到可以测量、区分度高的脑活动信号。可选的方法有许多种,各有胜场。脑电图描记器(EEG)成本较低、装置简易、无创无害,最终成为了高教授的选择。


同学踊跃提问


       高教授主要介绍了三种脑电的变化模式,其一是被试在想象运动时,相应的控制脑区在9-13Hz频段内的信号将下降;其二是在注意到预设小概率事件(比如在若干张陆续出现的图片中寻找猫)发生后约300ms,脑电会自动产生一个高峰;其三是稳态视觉诱发电位,即人注视着以一定范围内的固定频率闪烁着的图片时,大脑就会产生同频率的诱发电位。高教授的团队在2015年就是采用了这第三种方法,创下了无创脑机接口传输的最快记录。


Engineering

工程科学


       回溯脑-机接口的萌芽期,一套BCI系统极度复杂,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。而现在,高教授笑着告诉我们,一个小巧的电极帽就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和笔记本电脑相连。工程技术的发展确实为BCI的进步立下汗马功劳。高教授介绍,收集大脑信号的装置分成植入式无创式两种。

       植入式是通过颅骨开孔将电极置于大脑皮层,其优点在于定位精度高,传输速度快,但对人体伤害大,测量区域也比较狭小


高教授热情回答同学提问


       而无创式的EEG只需要带上电极帽,打上导电膏就可以收集全脑电信号,但识别传输速率低,精度不高。高教授说,希望工程师们能造出一种干电极式(不用打导电膏)的脑-机接口,这样只需要一戴“帽子”就能连接电脑,真正简便而适合大多数人的BCI才会成为可能。


Application

应用


       高教授打趣地说,BCI日渐成熟,各种有点相关的东西就纷纷来求“冠名”。若是要将它们梳理一下,她认为BCI的应用分为三个层次:相互交流、相互作用、智能互通

       目前第一个层次的发明较多,例如利用BCI判断什么样的广告最诱人,也有人想用脑电模式设计保密锁,而更多的人在进行大脑直接控制轮椅、假肢等造福“渐冻症”等瘫痪病人的研究。


讲座后高教授为同学们耐心讲解 


       第二个层次最成功的应用是帮助中风病人康复。现今中风病人低龄化,药物和手术都不能对这种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,但BCI可以帮助病人主动训练,刺激神经通路的再生修复。通过采集分析优秀运动员的脑电信号,也可以帮助其他运动员快速掌握要领,训练更有效率。